雷州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雷州人敬贤如师,嫉恶如仇的文化品质
TUhjnbcbe - 2025/4/1 1:47:00
刘军连出诊时间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张春生

这西湖,曾洒过多少贤人泪,照见过多少孤鸿往来,又载过多少人千里万里的国愁家愁,如今在市声灯影车流中,倒映着现代城市的繁华。而西湖深处的十贤祠依然静默着,听南海潮起潮落,看天上云卷云舒。

距今年前,也就是年,时任雷州知府的虞应龙修十贤祠。

十贤祠

虞应龙,抗金名相虞允文的曾孙,元代大诗人虞集的叔祖,英磊不群,好学博古。从现有的史料看,他是一个能吏,更是一个大学者。

十贤是哪十位呢?寇准、李纲、胡铨、赵鼎、秦观、李光、任伯雨、苏东坡、苏辙、王岩叟。

年是个什么概念?蒙古已打到湖北的襄阳、鄂州,兵锋直指江西,5年后南宋就灭亡了。

年,虞应龙修十贤祠,请状元文天祥作一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

文天祥

虞应龙和文天祥两人的关系是“同馆”。年,当文天祥在湖南任提刑时,太常寺簿虞应龙接到任职雷州的命令,顺路拜访了他。两人相会后,虞应龙就来到了雷州。雷州也在这位郡守领导下,开始了有宋一代最后的辉煌。

年冬,文天祥接到雷州半岛的来信,得知该年9月,虞应龙在雷州兴建十贤堂,10月落成,请他为之作记。文天祥当然明白老友的心意。当时,普世的价值观已荡然无存,为了弘扬正气,一些地方官就用立祠的方法来惩劝世人,淳化民风,文天祥自己也修过碧落堂、三贤堂。

文天祥对雷州十贤是非常熟悉的。他少年时曾在庐陵学官游览,无意中看见胡铨的画像,暗暗发誓,要做一个胡铨那样的人,《宋史》记下他的誓言:“设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年,在瑞州做地方官时,就修复过“三贤堂”,三贤中,就有苏辙。他也曾和过苏东坡的词,如《南康军和苏东坡酹江月》,甚至在《出海》诗中更直接引用苏东坡的诗:“我爱东坡南海句,‘兹游奇绝冠平生’。”十贤中寇准和李纲还是抗击异族的英雄。寇准抗击入侵的辽国,取得了战事的胜利;李纲挡住了金国的进攻,保住了南宋的江山。如今又有异族入侵,谁又能挺身而出,建立和他们一样的功业呢?

如果社会多一些这样的贤才,何至于国势日渐不振?只有弘扬正气,唤醒民众良知,国家才有出路。文天祥感慨之余,落笔成雨,写成《雷州十贤堂记》,在交待十贤谪雷简况后,又一次对雷州的这次文化盛举予以肯定:

“其(虞应龙)至雷也,……自莱公以至澹庵,凡十贤,为祠于西湖之上。使海邦兴起前闻,一朝皂白知所以劝,敬贤如师,疾恶如仇。侯所为,岂刀笔细故哉!”

雷州半岛的人称自己“敬贤如师,嫉恶如仇”,原始的出处就在这里。

《雷州十贤堂记》

《雷州十贤堂记》对雷州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文章对雷州人的个性做了阐释,“敬贤如师,疾恶如仇”。以前雷州人就有这种品质,但还是文天祥将这种品质予以认定、命名,从而被大家广泛接受。其次,对雷州的定位再次提升了雷州的形象,“雷何地也,诸贤冠冕于此,俨然而威?”雷州正是凭借这一次一次的名人效应,为外界所知,也树立了地域自信。从“雷州十贤”之后,谁还会说,雷州是一个文化沙漠呢?文化创造是广大劳动人民做的,但文化提升有时候是靠杰出的人物推动。

作者/来源:雷阳文化研究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雷州人敬贤如师,嫉恶如仇的文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