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州半岛的西北部,有一处在地图上不占位置、面向北部湾的小海湾,岸上错落有致地坐落着虽不算高耸但却别致优雅的楼群,这便是近几年新兴的遂溪县的草潭镇。那可观海可听涛的金滩度假村和北部湾度假村,一左一右,如窗口一般展示着这颗欣欣向荣的海岸明珠。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些低矮的瓦屋茅舍的小渔村,可曾几何时,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那楼房像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鱼网工厂建立起来了,海鲜加工厂建立起来了,近米长的码头建立起来了……好像是一夜之间,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渔村,竟然成了全省十大渔港之一!每天早晨,当北部湾海面上那乳白色的面纱被初升太阳的玉手悄悄揭去后,多艘渔船便相继驶出渔港,星罗棋布地撒在蓝色的与广西海域相连的3号航标海面。摩托快艇和机动木船“嘟嘟嘟”地在点点渔船间穿梭疾驶,远远望去,多像一座海上浮城!可是,最近这座海上浮城不见了,消逝了。原因是从广西海域冒出了一伙海匪,他们驾驶着摩托快艇,手持大刀、猎枪,在浮城中横行霸道,敲榨勒索,打骂渔民,绑架人质……他们尤其把目标盯在那些前来收购海鲜的机动船只上。如此一来,收购海鲜的船只不敢出海了,捕捞上来的海鲜销不出去了,海上浮城岂能不消失?!这事自然会惊动草潭边防派出所。派出所归湛江市公安局边防分局所辖,共有民警8人,警士2人。另外还有从当地招收的治安队员17名。“喂!听说了没有?派出所今天又出海到3号水鼓去了。”当地渔民把航标称作水鼓。“听说了。但海匪比狐狸还狡猾。你去了,他避开你就是。派出的同志已出海五六次了,还不是连海匪的影子也没见到!”“听说今天穿的是便服,是私访。”“不是私访,是埋伏!”无论是在近海捕捞的,还是停在渔港修船补网的,都这样纷纷议论着。“唉!也真为难了这些孩子们。人手这么少,管辖范围这么大,出的事那么多,整天忙得像救火龙,跑东跑西,忙南忙北的,苦啊!”这倒是实情。就这些民警和治安队员,却担负着维护草潭镇38平方公里地域、88个自然村、三万二千多人口的社会治安,另外还有17公里海岸线、余艘船艇和九千多渔民、船民的海上治安任务。
如果派出所的同志听到群众的议论,定会感到十分的欣慰,因为人民群众理解他们。而理解,对于公安边防战士来讲,便是最高的奖赏。身园量用工
渔民在期待着。
茫茫北部湾,涌动着海浪,闪烁着银色的阳光。举目跳望,直到水天连接处,不见渔船映目一派出所同志所乘的快艇,现在在哪里呢?
“听!快听!打起来了!”有人这样说。
渔民们侧耳听来,似乎从西北方的海面上隐隐约约地传来枪弹的射击声:“哒哒!”“咚!”“哒哒!”“咚!”这显然是冲锋枪和猎枪的射击声。可人们极目望去,除了茫茫大海,什么也看不见。再看手表,已近中午12点。减春江“菩萨保佑孩子们平安无事呀!”上了年纪的人在心中默默地祷告。
这心声,不仅代表着渔船民,也代表着三万多草潭人民。派出所的民警和治安队员,不仅早已与草潭人民融为一体,而且是草潭人民的主心骨和定神丸。
谁家遇有难题,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们会说:“走,找派出所去!请他们给出出主意。”
谁和谁要是发生了纠纷,僵持不下的时候,他们会说:“走,找派出所评理去!”
谁家的孩子不听老的话,做了出格的事,爸妈便会说:“你再不改,我就去叫派出所的同志来!”
说草潭镇警民亲如一家,一点儿也不过分。正因为如此,民管们的安危,自然会紧紧系在草潭人民的心上。隐隐约约的枪声终于停止了。大约又过去了一个小时,人们从水天相连的西北方,看到了一个小黑点,小黑点大了起来,那是一条摩托快艇,快艇像一匹长途奔驰的骏马,显得有些疲惫。人们看清了,那是渔民钟福的快艇,艇上坐的正是派出所的同志。“没事吧?”有人问。摩托艇上的人自然不会听到,大海的涛声和摩托艇的马达声,早把那问话声吞噬得没了踪影。不知为什么,快艇有点儿跌跌撞撞,似乎负荷过重,但船上的人并不多,只有6个人,而钟福的摩托艇是60匹马力的大艇,再上10个人也不为多啊!艇上的人似乎有些焦急不安。这是怎么啦?摩托快艇终于靠了岸,戴权副所长第一个跳上岸,回转身来说:“支国连、杨卫春!你两个快背陈永兆到医疗站抢救!阿福、王军!你们两个看好俘虏。我回所叫人并向所长汇报!”支国连满脸是血,显然头部负了伤。他蹲下身,在杨卫春的帮助下,把倒在艇内的治安副队长陈永兆背上,迈下艇来,急疾向前跑去。刚刚爬上坡,来到路边,一辆摩托车正从那儿路过,见状,急忙停下来:“怎么回事?快,把车给你,支同志!”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说一声“谢”了,杨卫春在后面抱好陈永兆,支国连便驾车风驰电掣般驶向了海军医疗站。钟福和治安队员王军,虎步挺立地站在快艇的中间,并不见有什么俘虜。不一会儿,戴权副所长带领十多名民警和治安队员快步跑来,他们手拿着六副手拷。“一个舱一个舱地打开!”戴权副所长跳上摩托艇说。钟福向旁边跨了一步,弓腰掀开了脚下踩的一只舱盖。原摩托快艇的中间,有六个四方形的鱼舱,每个舱内的空间,刚刚能容下两个人。六名海匪,便被塞进三个鱼舱中,然后一一盖上舱盖。六名海匪被带上手拷,押往派出所,关进了两间小时置留室。“海匪被抓到了,现今都关在派出所里”“治安队的阿兆副队长负了重伤,现时正在海军医疗站抢救!”这消息不翼而飞,很快就传遍全镇88个自然村。于是,派出所所长谢礼德在门口拦住一辆摩托车急疾赶到了医疗站;镇长陈日保、书记何滔雄来到了医疗站;县边防大队长万关胜驱车赶来了;县公安局长莫进驱车赶来了;湛江边防分局的首长也驱车赶来了!医疗站的设备,在湛江地区是一流的,医生也多是造诣深的专家。对医疗方面,各级领导坚信不疑。现在的问题是,要我们干些什么?“输血!需要大量的血!”“好!先抽我的!”边防分局的首长第一个站出来。“还有我!”“还有我!”各级领导霎时排起队。治安队副队长陈永兆左腹被猎枪击中,大片腹肌打得血肉模棚,近百颗铁砂、钢珠打进腹中,肠、肾、膀胱都被打烂了。陈永兆生命垂危!“院长呀!无论如何要保住阿兆的命啊!这可是个好仔呀!”不知什么时候,那自愿输血者,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这条长龙,足足有米长,三四百人之多!其中有机关干部、学生、市民、个体户、渔民和临时暂住的外来人员!献血的队伍中响起了人们的呼声:“院长,只要能保住阿兆的命,你们要什么,我们给什么!需要血,我们献!需要钱,我们捐!”一提到捐钱,不少人已从口袋里掏出了现钞在手摇晃起来。于是,在镇政府大门口,又出现了条长龙,这是自愿捐款排成的队伍。如同献血的队伍一样,在这捐款的队伍中,有机关干部,有学生、教师,有工人、渔民,还有个体经营者!一切都是出自自愿。这自愿体现着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情操。正如镇委陈书记指出的:社会呼唤英雄,人民爱戴英雄。这种爱,是草潭人民对派出所民警发自内心情感的涌动,它在全镇汇成了一股爱的河流
。正是这种爱的乳汁,才孕育了群雄镇海妖的英雄壮举,才得以结出派出所全体民警“便民、利民、为民”这一精神文明的硕果!在草潭人献血、捐款的同时,上千名愤怒的群众,不仅挤满了派出所大院,也将派出所外的宽大的街道堵死。他们是来自镇上的渔民,也有来自沿海自然村的渔民。他们手里有的拿着渔叉,有的拿着木棍、竹杆。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渔叉棍棒,嘴里不停地呐喊着:“打死海匪!打死他们!”“打死海匪!打死他们!”这情景不亚于当年对汉奸、卖国贼的讨伐。六名海匪被关押在派出所的一个小院子里,院子里有两间临时关押疑犯的班房,小院门口有一铁门,铁门紧锁着,数名民警守护在铁门前,以防愤怒的群众冲进小院。如果让群众冲进,六名海匪必将被打成肉酱。在草潭镇的大街上,一头流动着爱的河,一端卷腾着恨的浪。群众的愤怒情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海匪的恶行实在令人发指……四月,正是春暖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吹得神州百花开放,万里飘香。春风也吹暖了大海,吹暖了北部湾!暖流使得海底世界活跃起来,你看牛耳螺、花螺、海蟹、海虾、石斑鱼……诸多名贵的海鲜,沐浴着温暖的海水,无拘无束地繁殖着、生长着。海鲜类的繁衍和集结,无疑给以靠海为生的渔民带来繁忙和喜悦。千帆万船,伴着日升出海,随着日落回港。北部湾上,以三号航标为中心那座海上浮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绽开了千张万张笑脸。市场经济,给这座海上浮城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给渔民带来了富足和希望。一艘艘收购海鲜的渔船,开动着24一40匹马力机动木船,“嘟嘟嘟”地穿行在浮城中,收购着渔民刚刚捕捞上来的各种海鲜。这些渔船,大都是从草潭镇港湾驶来海上浮城的。他们有的是开动自己的船只,但大多是受雇于个体渔老板,替老板收购海鲜,从中获得一定报酬,满舱而归。鱼老板再将收购的各种海鲜,分门别类的装上可载十吨重的水车,运往外地。草潭镇,每天都有不下15至20辆这样的海鲜货车,开往广州、深圳、珠海以及香港和澳门。产、购、销,就这样一环扣一环地形成了带动草潭镇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的链条,三万二千草潭人民和近四千外来流动人口,就在这条经济链条的牵动下逐步走向了富裕。可是,突然间,这链条运转的速度缓慢下来,而且曾一度停止了运转!这是怎么回事?海上出现了海匪!这些人妖,手持刀枪棍棒,乘着摩托快艇,在三号航标水域任意抢掠。他们的目标,主要不是捕捞海鲜的打渔人,而是前来收购海鲜的机动船,因为船家的荷包里装满了人民币。这样一来,被海妖视为掠劫目标的收购船,哪里还敢前去冒险呢?为了对海匪的暴行有一个形象而具体的了解,就让我们来一次有限的展视吧!4月1日,风和日丽。路塘村渔民张久仔,早早的就洗船清舱,做好了出海的准备。吃罢早饭,他便开机启航了。从路塘到三号航标水域,他的机动船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收购海鲜的黄金时间,是上午11点至下午的1点,这时捕捞船的舱内存货不少,该向外出售了。张久仔今天心情爽快,出海较早,他无须赶路。他放慢了航速,一边在海上漂行,一边盘算着今天的收购海鲜计划。他去年借了三万多元买了这条半新的24匹马力机动木船,没出半年,就把本息还清了。也就是说,这船是他自家的了,他当了船主人了!他今天带了整整一万元人民币。他准备多收些牛耳螺。如今,大城市的人都喜欢吃海鲜,喜欢吃高档海鲜。牛耳螺捕捞很困难,需要穿上潜水衣,像个蛙人似的潜到海底一个一个地寻找。每只牛耳螺在海上收购的价钱不少于六至八块,要看个儿的大小论价。他已经和镇上的鱼老板讲妥了价钱,每只牛耳螺比他在海上的收购多给1.5元钱。如果他今天收购只、那就是块!扣除油料的消耗什么的,也能净赚一千二三百块!他越合计心理越甜蜜。海风轻轻地吹着,海浪轻轻地击着木船,他一波一颠地像坐在摇篮里,几乎要睡着了。“停船!快停船!我叫你停船,听到没有?”张久仔被突如其来的叫喊声吓了一大跳,急忙拾头看,是一艘摩托艇伴随在他木船的左侧,艇上有六七个年轻人,他们头戴太阳帽,身穿牛仔裤,看上去,既不像渔民,也不像机关干部。他们是干什么的呢?他举目四看,海上渔船点点,星罗棋布,原来他的船已经驶入了三号航标区域。他把船停下来。有4个人从快艇爬上木船来,年龄都在25岁以下、他们中一个背着一支猎枪,两人手中各拿着一把双刃大砍刀。“你们是……”“我们是收缴‘保护费’的!”说话的是一个双手空空,蓄一头长发的家伙,看样子是个头儿。“‘保护费’?什么是保护费?没听说过!”张久仔望着他们说。“以前没听说过,今儿不就听说了吗?”长头发说,“你们在海上发财,谁保你们平安?难道不该出点血吗?啊?!”“那……那你们是什么人?”“我们是海上治安队。”长头发说。治安队?张久仔心里想,治安队怎么这么凶神恶煞的?我们草潭镇的治安队和派出所的同志可不是这个样子,他们天天为乡亲们做好事,你悄悄地给他们送红包,他们不但不收,还批评教育你,说保一方平安,是他们的责任。哪像眼前这些……可是,眼前的阵势容不得多想,张久仔只好问道:
“那,让我交多少‘保护费’?”
长头发说:“那要看你有多少了。”
张久仔心里一惊,哪有这样收费的?糟了,今儿遇上打劫的人了!作者崔洪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