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弹丸之地容县,何以能够成为岭南五府之
TUhjnbcbe - 2025/2/23 1:5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正规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话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公元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更是直接开启了大唐盛世的历史辉煌。

大唐盛世

在行政建置上,唐代开创了道和府制度,分天下为十道,岭南道就是其中一道。唐初在岭南地区的统治是层层管辖的“统府三分格局”,而后容州、邕州升为都督府,与桂府、广府、交府并立,史称“岭南五管”。

广州、桂州(今桂林)、邕州(今南宁)、交州(今越南),我们都很容易理解,那容州(今容县)就有点费解了!

容县县城

容县现辖总面积才不过.39平方公里,人口也不过87万。拿今天的眼光看来,的确是毫不起眼的弹丸之地。这个小地方何以能够在唐代由县到州,再升为都督府,成为统管岭南地区的五府之一呢?

古经略台

唐国公李渊夺取天下之后,于武德四年(年)以合浦郡之北流县和永平郡之普宁县置铜州,又从北流县分置宕昌(今容县地西南部)、新安(今容县地西部)两县,从普宁县分置渭龙县(今容县西南部)。宕昌县建治不久便析入普宁县和渭龙县。贞观元年(年),唐太宗颁令各州县以所在地之名山大川命名,铜州境内有名山大容山,因改铜州为容州,此时置容州普宁郡(郡治在普宁县)。贞观十一年(年),将新安县划归渭龙县和普宁县。贞观二十三年(年),将原属藤州辖下之宁人县更名欣道县,划归容州管辖。此时容州领普宁、北流、陵城、渭龙、欣道和陆川等6县。

开元年间(—年),容州升格为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年)置容州管内经略使,领13州60余县,元和年间(—年),容州治所和普宁郡治所由北流县迁至普宁县,这是今容县成为州治之始,遂成为中国南疆政治、军事重镇。

容州府

所谓的“岭南五管”目的很明确,就是以广府都督统摄广、桂、容、邕、安南府来控制整个岭南地区。事实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边疆稳定,国泰民安,经济发展,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那么,当时的封建皇朝何以看中容县这个地方呢?

岭南五管地图

站在地图前,我们可以看到容县位于大容山、云开大山之间,东西南三面高,中部和东北部低,由南向东北微坡倾斜,平缓下降,境内岭谷相间、丘陵起伏、河谷交错,河流由东南西三面汇集。境内最大的河流绣江(唐时称容江),发源自北流平政镇上梯村云开大山双子峰,由南向东北流经北流、容县、藤县,于藤县县城汇入浔江,全长公里。

正是因为这条河,就有了六万大山与云开大山之间的容江走廊,这条路线的起点,是由浔江、容江交汇口藤县起,溯江上行二百三十五里到容县,再向西南溯江七十三里抵北流,下舟换行车马,翻越鬼门关(现称贵人关)所在的水山,到玉林(唐称郁林)再登船循南流江而下,到合浦出海。由于这条通道前半段全藉容江而行,故称为“容江道”……

平梨水库

容江道当中除了北流江、南流江之间有一段二十余里的陆路外,全程交通尚称方便;远比绕行雷州半岛的海路近,且没有台风海浪之险。即使与北流江平行的陆路虽然出现,却不及水路安全、价廉及载货量大,一般商贾行旅南来北往,仍多弃陆路、循水而行。

北流江

当然,如果论地理区位,梧州扼浔江、桂江、西江总汇,浔州为郁江与黔江合流处,藤州当北流江与浔江交汇处,无疑远比容州更为优越。选择容县之地置州立府,有出于政治、军事、经济上的考量,但更大的原因就是当时岭南的社会局势。

唐初的岭南其实并不平静,北起义州(今广西岑溪附近),东至药州(今广东罗定附近),南到罗州(今广东廉江北),包括窦州(今广东信宜南)在内的广大地区,山岭纵横,地形复杂,“蛮獠”遍布,“反叛”不断。

容管经略使元结

封建皇朝自然不能放任自流,平叛是必须,治理是手段,稳固是目的,唐初曾有几次用兵岭南,多次的清剿平蛮獠,如平定柳州蛮酋吴君解、平定玉林蛮獠置牢州(玉林玉州、福绵)、平定龚州(平南)“獠叛”改设龚州都督府(后废),历时数年,始得基本稳定。

任何军事行动都要有支持的。唐朝平乱镇压依靠的是邕、桂、容州的有力支持。这三个州均在水路交通要道之上,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呈现三足鼎立之势互为犄角,可以相互呼应,相互支持。桂州扼沟通湘、漓二水的灵渠,“南连海域,北达中原”,邕州为左江和右江的交汇处,上可掌控桂西,下可直达桂东,而容州呢,则地处岭南腹地,且有容江通道沟通各地,堪称为“心脏稳定器”。

容州古城

事实上,这种行政区划的定位也是与时俱进的,为断变化的。唐代所置的道并无实际权力,唐初岭南地区存在着广府、南尹府、南德府等九个总管府,尽管武德七年(年)统一改名为都督府,之后陆续也有省废、增置和改置,但它们之间也并非是并列关系,而是有着严格的统属,岭南道在广州置岭南五府经略使,统率五府,而如龚、崖、驩等都督府地位略低,府之下州,州之下为县。

岭南五府图

容州府的辖区,据《唐六典》所记辖州为:容、藤、义、窦、禺、白、廉、绣、党、牢、岩、郁林、平琴等,共计13州。这13个州覆盖了唐初“獠乱”最为厉害的义州、窦州等地,也包括了附近新置的郁林、牢、禹、岩、党、平琴等全部6州,而容江通道所经的藤、容、牢、白、廉等5州也全在管内,这些区域基本包括了北流江、南流江流域,加强这些地方的管控显然是为了确保容江通道全程的畅通。

古经略台真武阁

都督府地位很高,建与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唐国公为了安抚降附的岭南各大首领,唐初才广设总管府,后统一改为都督府。

而随着各大首领陆续去世,其所领之府也相继罢废,那么新设的都督府,其背后的动因则是服务于统治阶层。如“贞观七年,东西玉洞獠反,以石(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龚州道行军总管平之。”可见之所以废南尹府,另于其下游新设龚州,并定为都督府,乃因为此地“獠反”,需要镇压之故。而后置容州都督府,与之不过里的龚州都督府被废也在情理之中。

景子铜钟(唐)

事实上,“岭南五管”设置背后,也有其相应的逻辑。而这个逻辑,如果拿现在的目光来审视觉得多么的不可思议,但如果把目光放到多年前、整体上开发程度非常低下的情势下,一切又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比如,我们拿现在的眼光来看容县,如果能够撤县设市都会觉得还很遥远,但历史就是历史,有着历史的选择。

真武阁

当走在容县县城的街头巷尾,那些唐时留下的古城印记已是寥寥无几,传说中的容州城门、牌坊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但我们依稀还能够感觉得其历史的厚重,容管经略使元结所修的经略台、开元寺中的景子铜钟、明万历所修的“天南杰构”真武阁……

站在岸边看北流江,水流自南而来,向北而去,只是水量少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弹丸之地容县,何以能够成为岭南五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