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军、43军共8个团,向海南岛正面实施大举渡海、强行登陆作战,胜利成功
对这次大举渡海登陆作战,当时称第3批渡海登陆作战。
在召开作战会议以后,2个军准备渡海的部队,都在紧张地准备,我们兵团指挥所也是处于紧张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兵团前指的主要工作:一是严密地注视着岛上敌情的变化;二是密切地集中注意了解、掌握与研究气象水文的变化;三是了解2个军到达启渡场后,临战准备工作一项一项地落实情况,帮助解决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军渡海登陆作战,与现代登陆作战,还有一个不同的特点。就是由于没有海、空军支援作战,又没有登陆舰艇,没有力量去夺取港口,没有条件,将作战物资随登陆部队之后,迅速运送过海去,也就不需要去夺取港口。部队登陆后,所需要的补充,只有取之于敌人,所以我们常说:蒋介石是我军的运输大队长。
关于启渡场的选择,当时是从三个主要方面考虑和组织实施的。一是启渡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与登陆地段保持相适应的角度,以便于利用风向和海水的流向,同时与登陆地段之间的海上距离要尽可能短一些,以求航程在一个夜晚可以到达;二是启渡场不仅要能容纳较多船只,且要不受潮汐涨落过大的影响,以便船队可以同时起航;三是便于防空,又能避浪。有的自然条件不具备,在战役准备过程中,各部队都抓紧进行了人工改造。
乘载部队的船只,向启渡场集结时遇到的困难很多,兵团前指和2个军指挥所都要求各师、团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远航程船只的集结,在航线上沿途都设船只指挥站,派出得力干部和熟悉海情领航人员,并要规定可靠的联络信号。凡是这样做了的,集结得就好,没有这样做或做得不够的,就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大举渡海前,2个军船只和部队的集结过程中,40军师组织得最好,从北海沿海港湾起航,航行公里,只损坏一只船,按时到达了指定启渡港口,该军师团由北海向灯楼角集结,在航行途中遇到风浪,有9只船走错了方向,除只有1只船登陆海南岛,其余有1只船登陆时触礁、2只船被敌舰击沉、3只船被俘、2只船下落不明,共损失名同志。43军师由湛江向海安以东三塘港集结时,由于组织不严,有只船触礁沉没,淹死团政委王奇同志等多人。
船只到达启渡场后,根据任务区分进行停泊。船只按形状、大小、船工的素质等因素进行了调整,为使一个船队的航速大致相等,规定了最低以营为单位调整一致。各团、营、连都进行了战斗编队,为便于单船独立作战,每只船又进行了单船战斗编组,定出渡海航行作战计划,并将计划传达到全船所有指战员和船工,每人都熟记。编队、编组后,即进行了战前战斗动员,要求所有人员在启渡后,必须明确、坚定地树立有进无退、勇往直前的思想。分别召开了各种人员会议(包括领航的、掌握气象的、打军舰的人员,以及舵手、船工等),根据作战任务,研究具体战术、技术问题。准备时间充裕的,还以师、团为单位进行了启渡演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在启m前还组织了领航人员进行试航,侦察预定航线上的情况,进一步测定风向、海水流速对航行的影响,使领航员做到了心中有数。
一切准备就绪,启渡前等风、等流和就风、就流,就成为最后下达启渡决心的唯一根据。等风就潮,必须要有最大的耐心。测到有好风征候,部队即登船待机。因此,每次启渡都要求主要指挥员要亲临现场,亲自了解掌握风向流向,以便及时下达启渡命令。
为了加强启渡场的组织指挥,各军还开设了启渡港口指挥所。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具体区分各船队的启渡位置;组织启渡场对海、对§的作战掩护;组织各种通信保障;监督各部队对启渡命令的执行情况;保持与航渡部队启渡后的无线电联络,及时获得海上航行情况的报告。
一.邓华司令员下达大举渡海登陆作战的启渡命令
邓华司令员下达了实施大举渡海登陆作战的命令后,要求2个军参战部队务必于4月14日拂晓前,完成渡海的一切准备工作。具体起航时间,则根据海峡潮汐、风向、海水流向是否对我航行有利而定。这时,兵团前指的工作极为紧张。一方面组织人员到2个军主要启渡场去最后了解、检查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一方面与气象水文组的同志研究分析气象情况,选择启渡与登陆的最佳时间,一直观察研究到15日,最后我们认定:16日黄昏是雷州半岛晚潮高峰后退潮时节,这时启渡,船只可随着退潮而增加航速,迅速驶离港口;17日晓前,海南岛北岸开始涨早潮,船只可随着涨潮的潮水而加速抵近海滩、海岸,有利于登陆;晚间风向为东北风(偏东)、海水顺流,又正是伏流时期(平流),海水流速缓慢,有利于我军航渡。
邓华司令员在繁忙中,每天晚上都抽出时间,亲自参加气象水文的研究。
4月15日,我们将研究的情况和意见,向邓华司令员作了详细的汇报。
邓华司令略为思考后,当即果断地决定:命令40军和43军参加第3批渡海8个团的部队,于4月16日19时起航渡海,于4月17日拂晓前大举登陆海南岛。
我立即用电话和电报下达和上报了邓华司令员的决心。
后来的实践证明,根据当时的条件,以木帆船为主,抓住有利的季节风向,提早大举渡海登陆作战的决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完全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人们经过实践,能够得出与客观情况相符合的正确的判断与认识,这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邓华司令员对这个我军还没有先例的大兵团乘木帆船渡海登陆作战,战役决心的下定,正是经过了一个了解情况、不断加深对客观规律认识和主观上深思熟虑的过程。
发出启渡命令后,我想到启渡场去了解启渡情况,并对40军、43军的领导同志说一声“在海南岛上见。”于是向邓华司令请示。
邓华司令说:“你爱往前线部队去,这是好的,但现在你去跑也跑不过来了,2个军都是在同一时间起航,你去哪个军?天已黄昏,他们都已登船了。我们是兵团指挥所,启渡前只有依靠电话,启渡后只有依靠电台和报话机来了解情况和指挥作战了。你就老老实实地和我坐在作战室吧。现在再去部队跑什么也来不及了。”
为了保持顺畅的通信联络,使兵团前指随时能掌握情况,便于邓华司令能根据新的情况迅速下达新的作战命令。在临战准备时,我召集了2个军、师通信科长开了会,要求军、师、团、营所配备携带的电台、报话机,一定要接受上两次偷渡的经验教训。在登陆时千万要注意保护电台和机要人员及机器的安全,不要使机器进水湿了,尽最大可能不要使报务员、译电员负伤或牺牲。告诉他们兵团前指电台队长杨雨田,已将他所带电台,包括备份电台,在部队起航后,全部开机收听各军、师发来的信号,暗语或电报,也请军、师指挥所电台等收到兵团前指的回答后,再折线前进。
做好兵团指挥所的具体工作,这是我分内的事。我想部队起航后,邓华司令最担心的是不要使2个军8个团的渡海船队,变成脱缰之蛟龙,使他掌握不住,无法实施指挥,为了使他放心,就简要地汇报了渡海中的通信联络网的组织。
邓司令听后没说什么,从他的神情看,他放心了。
我即跑到电台,对杨雨田同志说:“小杨,你是兵团最好的电台队长,现在正是考验你们的时候,看到底能不能过硬。请你们一定要集中精力收听好2个军指挥所和各师电台、无线电话发出的信号,一个也不能漏掉,确保渡海部队与兵团指挥所无线通信的畅通。”
杨雨田同志说:“杨科长,请你放心,我敢保证只要是2个军及各师发出的信号,一次也不会漏掉,一条暗语,一份电报我们都会收到,收到后,立即送给你。”
我说:“我相信你的工作责任心与服务技术,因为这是关键时刻,所以提醒你和电台的同志们注意。”
渡海部队启渡时间还有几小时,邓华司令员和我在作战室等待着。这时,我已将作战值班室也搬到了邓司令办公的堂屋,值班参谋守着电话机,其他参谋们则都在厢房作战值班室,有条不紊地、紧张地各司其职,气象组的同志则专心地了解天上、海上的气象变化情况,随时向我报告。
整个兵团指挥所都处于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状态,我们等待着收到航渡中的任何信息和气象组对气象的报告。
二.启渡、海上编队航行,打破敌人的海上封锁
4月16日17时,第40军由第12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韩先楚同志、副军长解沛然(解方)同志,军政治部主任李伯秋同志率领指挥所,指挥师全师、师团2个营、团和师团,共6个团;第43军由副军长龙书金同志率军指挥所,指挥师团、团(欠1个营)、团1个营,共2个团。两军总共8个团,指战员名,分乘木帆船和机帆船余艘,于雷州半岛南端集结的各港、湾准时启渡。
船队启渡后,前半夜航行尚顺利,但航行至琼州海峡中线后,风力逐渐减弱。即17日零时许,兵团指挥所同时收到40军与43军渡海指挥所发出来的几条电报暗语:
“已过中线,风停止,各船落帆,划桨摇橹航行前进。”
“发现敌舰艇向我船队逼近,企图拦阻我军船队前进。”
“我护航船,已向敌舰艇靠近射击。”
“我主力船队冒着敌人舰艇的炮火,继续摇橹划桨前进。”
我立即将2个军发来的这些暗语,迅速读给邓华司令员听。
邓华司令听后对我说:“立即给2个军前指发出一条暗语,命令他们不顾一切,坚决按预定计划航行前进;同时,命令2个军的护舰船队,坚决勇敢地冲向敌军舰艇、包围、扭打敌舰艇,保证主力船队航行。”
我与参谋们立即将暗语写好,送往电台发出。
这时,邓华司令员和兵团指挥所的同志们精神极为振奋。邓司令点燃一支烟,开始在地图前看着、走着。
4月17日凌晨2时,我们又接收到2个军发出的暗语:
“我们已看到海岸了,正奋力向海滩冲击。”
“近海水浅,敌舰艇不敢驶近,在近海外,向我射击。”
“我先锋突击船队,不顾敌人的射击,已开始迅猛地冲向海滩。”
不久,又收到暗语:
“我突击船队部队已下船涉水强行登陆。”
“我们正指挥各船队冲向海滩,迅速登陆。”
“17日3时我突击船队已登陆成功。”
“我们即将下船涉水登陆,暂停联络有何指示?”
邓华司令员听我念后说:“命令他们不顾一切勇猛地登陆,迅速占领登陆场。登陆后,迅速向兵团指挥所报告。”
我要参谋迅速将命令翻译成暗语发出。并建议立即给琼崖纵队发电报通知他们,登陆成功,令他们全力以赴,接应和配合大军登陆作战。
邓华司令说:“好,你赶快写电报发出。”
在海上编队航行中,为了对付敌人海军舰艇的拦阻攻击和船队接近登陆地段后,能全部同时迅速登陆,我军渡海采取了横宽纵短的队形。火器分散配置到各船,使各船都可以有火力打敌军舰艇,各船都有登陆的突击能力。只要船只接近海滩,就不必等待,迅速自行登陆抢占滩头和向海岸进攻,先登陆的占领了滩头、海岸就可以掩护后续部队登陆。这是因为我军既没有海、空军事先摧毁敌人的海岸防御体系,也没有海、空军以炮火来掩护登陆,只有靠各船接近海滩、海岸后自行突然、迅速登陆进攻,如果等待兄弟船只,必将被敌人发现,遭到海岸上敌人炮兵与守备步兵火力的射击,遭受伤亡。这是在当时条件下,我军渡海作战,别无其他选择的选择。
在渡海航行中,我军没有海、空军护航,以保障渡海登陆部队在航行中的安全。我们只有依靠陆军自己的火力护航,而且由于我军只有木帆船和少数的机帆船,这些落后的船只,排水量很小,还不能乘载陆军的大口径火炮,只能装上37毫米口径的战防炮(即防坦克炮)和迫击炮,还要用沙袋来固定。这些炮射击距离有限,而且在海水的波涛中不能固定瞄准射击,对敌军舰艇也只能像步兵一样实行近战,进行抵近射击,才能命中目标。因此,在渡海作战准备过程中,兵团前指和2个军、师的有关同志们特别研究了在海上航行中,如何打击敌人海军舰艇的各种各样的战术与技术,并在海上进行了专门的训练,比如:如何从几个方向去包围敌舰艇,如何勇猛地冲向敌舰艇炮火射击的死角内,使敌人火力发挥不出效力,而我则可抵近射击,使我炮火和步兵武器,手榴弹、炸药包发挥效力,以及如何在海浪波涛中进行瞄准射击等等。我军的土炮船经过反复认真地琢磨与极为艰苦的训练,悟出了、摸索出了在风浪中准确射击的方法,终于训练成为一支勇敢的有战斗力的护航船队。
为了保证我军船队在航行中的安全,组织了对敌军舰艇采取多层次的打法。
第1层,以机帆船上装载的火炮组成护航队,按3艘土炮船打1艘敌舰艇进行编队。因为敌军舰艇是从海口方向驶来的,即我渡海船队的左翼。因此,第43军的护航船队,在主力船队的左前方及左侧航行;第40军的护航船队,则在主力船队的前方及右后侧航行。遇到敌舰艇后,即从正面和两侧向敌军舰艇靠近攻击,与其“扭打”,只求将敌舰艇打跑,掩护我主力船队航行。
第2层,为直接护航船队,以木帆船或机帆船装上轻火炮和机关炮、重机枪,配置在主力船队侧翼,易受敌舰艇威胁的方向上,以弥补我护航船队的不足。当敌舰艇接近我航行的船队时,即坚决开火阻击,以掩护我主力船队前进。
第3层,是各船都有打敌舰艇的火力装备,航行中哪只船碰到敌舰艇,哪只船就打。并规定有联络信号和射击纪律,以免误击自己的船只。特别是严格禁止敌舰艇东来,我军船只就西躲;敌舰艇西来,我军船只就东躲,兵团前指严格规定不准躲,只能扭住敌舰艇打,以避免搞乱整个船队航行队形,搞错方向,甚至发生船碰船的危险。
在航行中,企图阻挠登陆船队的敌舰艇在我护航船队的炮火和自动火器的猛烈射击下,非常害怕,避开我正面绕到我军船队的侧后攻击,企图打乱我航行队形。我即以在右侧后的护航船队与其纠缠,主力船队不顾敌舰的攻击,坚决划桨摇橹前进。经过彻夜海战,我军胜利地冲破了敌人的海上封锁。我护航船队不仅掩护了我主力横渡海峡,而且还击沉敌舰一艘,击伤敌舰二艘。特别是40军炮兵主任黄宇同志在掩护渡海后的船只返航时,与敌旗舰“太平”号相遇,与敌舰展开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将这只吨以上的军舰,击成重伤,并击毙了敌海军第3舰队司令王恩华中将。黄宇同志战后被授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三.船队接近敌岸,各船突击登陆,实施宽大正面登陆突破作战
我2个军渡海部队经过与敌舰彻夜海战,突破了敌人的海上封锁后,两军船队迅速检查了航向,保持向预定登陆地段航行前进,接近敌岸,各船准备突击登陆,迅速占领和扩大滩头阵地与登陆场,实施宽大正面登陆突破作战。
邓华司令员和我们兵团前指的同志们整夜守候在岗位上,密切地注视着情况的发展。当收到我渡海兵团已接近登陆地段的暗语后,极为振奋。4月17日3时过后不久,又陆续收到2个军指挥所发来的暗语:
‘我军突击船队已于3时,开始向预定登陆地段登陆。”
“登陆部队已下船向滩头冲击前进。战斗激烈。”
17日4时,又收到2个军发来的暗语。
“我突击船队已占领滩头阵地,正向海岸守敌冲击。敌向我猛烈射击。”
“我指挥所正准备下船登陆、暂停联络。”
我向邓华司令读了这几条暗语后,说:“2个军指挥所来不及等待收听兵团前指的暗语指示,就关机登陆了,看来登陆顺利。”
邓华司令吸着烟,没有说什么,干咳了一二声,又走向地图。和我们一样抱着兴奋喜悦的心情在等待着2个军登陆后的胜利报告。
4月17日7时许,收到2个军前指登陆后的暗语报告。
40军前指发来暗语:“我军6个团全部于(17日)6时许在临高角、博铺港地段登陆成功,正指挥部队向纵深进攻,扩大登陆场。”
43军前指亦同时发来暗语:“我军已于(17日)7时,全部于玉包港、才芳岭地段登陆成功。”“登陆后,我军猛攻守敌,歼敌0余人,建立了滩头阵地。”
四.邓华司令员命令2个军登陆部队,不停顿地向敌纵深发展进攻
邓华司令员听到这些电报暗语报告后,出了一口大气,说:“我军第三批大举渡海登陆成功了,我的心也就放下来了。杨迪,赶快给40军、43军前指发报,命令他们迅速扩大登陆场,以一部分兵力准备迎击敌人的反扑,主力应不停顿地向纵深发展进攻。指向敌人海岸防守指挥部所在地,打破敌人的反扑计划。”
兵团前指与2个军的无线电电波,在琼州海峡上空频繁地传送着各种报告、请示和指示、命令。
我立即起草电报,将大举渡海登陆成功的情况,报告四野总部、中央军委和广州兵团部赖、洪并转报叶剑英同志。
2个军登陆部队,遵照邓华司令员的命令,登陆成功后,立即向海岸浅近纵深发展进攻。
兵团前指陆续接收到40军前指的电报报告:
40军登陆的6个团(师全部、师2个团、师1个团)于临高角、博铺港十带登陆后,即迅速突破敌人64军师2个团的防御。岛上接应的琼崖纵队第1总队和师4个营,亦于17日拂晓前,攻占了临高县城以西制高点,有力地配合了我登陆部队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当我登陆部队于当日(17日)晚,进到临高东西一带时,即与接应部队胜利会师,并迅速包围了临高县城。
当40军报告包围临高县城后,当晚(17日)24时,兵团前指收到四野总部的电报,通报守敌第64军已令临高县城之敌撤退了。
我们立即将这个新的情况转告40军指挥所。40军收到变化了的情况后,立即向临高城发起进攻,果然敌人已于我军到达之前向南撤退了。40军即向纵深发展猛烈进攻。
4月19日拂晓,师包围美台市守敌师师部和团,与敌人激战至午12时,将敌大部歼灭。师奔袭加来市守敌64军军部,于19日早7时到达加来市,敌人已逃窜,我军即展开追击,歼灭敌人一部。至4月19日,即登陆后的第3天早晨,40军已将守备海岸的敌64军防御体系完全打乱了,控制了临高、美台、加来一带广大地区;不仅巩固了登陆场,而且向海南岛纵深发展进攻,扩大了登陆场,在海南岛上牢牢地站稳了脚。
兵团前指陆续接收到43军前指的电报报告:
4月17日拂晓,43军2个团,在雷公岛、玉包港、才芳岭地段登陆成功后,即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进至理善、上下道岭、桥头市地区,歼灭敌人64军师团全部,并在雷公岛击落向我低空扫射的敌人飞机1架。该军于当日(17日)夜,进至花场港以南之文生村、傅才地区,与岛上接应我军登陆的琼崖纵队和先期渡海登陆上岛的师(1个加强团)、师(1个加强营)胜利会师。4月18日拂晓,敌增援部队第62军2个团和暂编13师2个团,由福山市向我军进攻与我先上岛的师加强团和师团加强营,展开了激战,激战至当日(18日)黄昏,进犯之敌被我军击溃,我军乘胜攻人福山市内,将进攻之敌大部歼灭,并击毙敌62军参谋长温轰。
当晚(18日),43军进至福山市及其东南地区集结,不仅巩固了登陆场,而且向纵深发展了进攻,扩大了登陆场,已使我登陆部队立于不败之地了。
兵团前指不断地收到40军、43军的战况报告,对照地图,我登陆部队已向海南岛纵深前进有20公里至30公里了。并分别与琼崖纵队和前两批登陆部队胜利会师。这样我3批渡海登陆部队共约余名,加上岛上琼崖纵队10余名,两股力量相加等于余名。我们已经达到了毛泽东主席要求的,渡过四至五万人不依靠后援,独立作战,我军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完全可以向守岛之敌,展开大举进攻了。
五.邓华司令员“决心乘敌向我进攻之机,展开一个大规模的围歼战,消灭敌人主力,以便迅速夺取海口。”
面对登陆顺利的形势,邓华司令员坚定地对我说:“现在我们已经不是考虑巩固与扩大登陆场的问题了。而是要毫不犹豫地抓住战机,向岛上敌人展开进攻。我决心集中岛上我军的全部力量,乘薛岳向我进攻之机,展开一个大规模的围歼战,消灭敌人主力,迅速夺取海口市,我军能迅速攻占海口市,就使整个守岛敌人会全线动摇,整个海岛的防御也会崩溃。”
我说:“司令的决心是完全正确的。我军渡海登陆兵团,不仅数量上已达人,而且登陆的部队都是2个军的主力师、团,这就形成了一个铁拳头,在琼崖纵队的有力配合下,展开一个大规模的围歼战的时机已经到来。薛岳统率的10万军队,是被我军在大陆打得大败,逃到海南岛的残兵败将,我军这次大举登陆成功,敌人一触即溃。我军已从气势上,战斗力上都压倒了敌人。’’
我接着说:“如果薛岳将他的战役预备队5个半师都用上来,那么,我军的围歼战,就可能发展成为敌我两军的决战。我军加速攻占海南岛全岛,可能就在此一举了。”
邓华司令分析说:“我先采取展开大规模的围歼战,就是要吸引薛岳大规模的来增援。他还不一定知道我军这次到底渡海登陆有多大的兵力。薛岳一贯是善于集中兵力作战的。这次我以43军3个半团的兵力去迎击反扑之敌,并将敌包围,敌人以为我登陆部队就这么多,薛岳一定会使用他全部的战役预备队都上来,妄图消灭我军。我准备待薛岳的机动兵力全部出动,即令40军迅速与43军靠拢,从外围截断敌增援部队的退路与43军协同作战,这时就由围歼战转变为与敌人决战。我的决战计划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围歼战,调动敌人全力支援,然后实施第二步,集中40军、43军及琼崖纵队,与敌决战,一举解决海南岛问题。”
邓华司令接着说:“现在薛岳必须要保住海口市,他失掉了海口,就等于失掉了整个海南岛。现在还不知道薛岳是以向我进攻,来阻止我军向海口进攻,还是集中力量防守海口。因此,你一方面要注意掌握2个军从战场上发来的情况电报,更重要的是注意四野总部的敌情通报。了解掌握蒋介石的意图和薛岳的战役动态,还是要靠总部情报部破译蒋介石与薛岳以及薛岳向各军下达的电报命令。”
我回答道:“一定及时掌握情况,迅速向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