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湛江红树林管理局通过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项目,新增红树林人工造林亩,红树林封育补植亩,营造海岸带生态林亩;开展入侵物种清理工作,清除互花米草亩,改善红树林生长环境。
目前,红树林成活率高,长势良好,造林复绿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区域内红树林资源的恢复。
据统计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总面积.8公顷
其中红树林面积公顷
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33%、广东省的79%
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
种类较多的自然保护区
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仍以年1.0%递减的背景下
湛江红树林面积却逐年增长
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
多年的资源监测显示
保护区内红树林底栖生物种群数量和生物量稳定
没有较大的波动
连续15年的亚洲水鸟同步调查显示
保护区水鸟的种群和数量都呈增长趋势
年初
保护区在雷州湾监测到43只勺嘴鹬
这是我国最大的一笔越冬记录
许多林区出现了经济价值优势物种
如锯缘青蟹、鳗鱼、沙虫等
这些对环境特别敏感的浅海动物包括水禽的回归
表明湛江红树林生态系统日趋稳定
生态功能正在恢复提高
整个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近年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实施了“中荷雷州半岛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项目营造了红树林公顷,开展了保护区边界划定、公众意识教育、红树林社区共管试点以及红树林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把红树林生态修复列为《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程规划》的重要内容。
《规划》为广东省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确定了营造红树林公顷的工作目标,把红树林修复作为雷州半岛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为了保护红树林,在建省重点工程——东雷高速公路工程的跨海大桥时,选择了让大桥“绕道”红树林的方案,大桥跨海部分增长约1公里,项目线路总长度增长约2公里,增加投资约3亿元。
湛江红树林湿地是我国南方湿地资源的精华
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停歇地
是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体系
和湿地保护工程的重要区域
它在净化海水、调节气候、
保护海岸、防灾减灾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
多年来
保护区连续被评为“国际重要湿地”
“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
“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原标题:《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湛江红树林3年新增人工造林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