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研制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当该星进入其计划的工作轨道时,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部署全部完成。
从年开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的四大主要服务提供商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公交车将出现会有更准确的到达提示
“以前每个人都使用北斗导航系统,这有两个最大的问题。”陈金培解释。首先,尽管中国制造商生产的产品集成了北斗体系,但某些产品销售地却无法享受北斗服务,产品服务和功能被降级。其次,由于该地区没有北斗服务,因此欧洲手机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首选的卫星导航系统将不会是北斗。只有进入中国市场,北斗系统才能被整合。
陈金培表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其服务范围从中国扩展到全球。对于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产品,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两个系统将为其提供服务。对于这些产品,其全球体验,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卫星数量的逐渐增加,再加上地面增强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能力已从以前的10米提高到了5米,达到了厘米级。
智能驾驶是北斗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
年11月,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启动的“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期间,上汽集团首批L4智能驾驶重卡实现了一次精准停车和近距离自动排队驾驶范围。这将提高洋山港的智能转运效率和东海大桥的驱动能力。
上汽集团技术研究部智能驾驶事业部高级经理张显宏表示,“目前,上汽智能重型卡车的误差为±3cm,比洋山港小于±5cm的技术要求更为准确,成功率达到了%,单点装载增加了10%。”
在重庆城市,市区内辆公交车的车道定位位置数据全部实时传输到管理后台,从而确保运营安全并提高运营效率:市民可以更准确地获得公交车到达时间,城市管理人们可以更好地监控车辆驾驶行为,例如超速,赖站、越线驾驶行为等。
“通过将GPS定位终端升级为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可以大大降低公交车的定位误差,提高车辆安全监控水平,改善旅客出行体验。”
每天有超过20,架无人机用于农药喷洒,电网检查和各种巡逻操作
年3月8日,一名工作人员在湛江雷州市附城镇城内村设置了专用水稻插秧机的参数。当按钮打开时,该水稻插秧机缓慢地自动将水稻幼苗推入土壤。仅一小时,这台无人水稻插秧机就在将近8亩的稻田中完成了水稻插秧操作。其自动驱动功能基于千寻位置提供的FindCM厘米级定位服务。
千寻位置运用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造的北斗地面增强站,接收来自天空的北斗卫星定位信号并实时计算卫星定位误差,从而为数亿用户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服务。
监控破旧房屋中毫米级运动的变化
在年“利奇马”台风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前夕,浙江大学的结构工程师余志刚开始加强对关键危险建筑物的检查。
同一天,他来到一家年代建造的制药厂的员工宿舍,检查安装在房屋各个角落的监控设备是否损坏,包括墙脚下的传感器,高精度卫星接收器,和屋顶上的卫星天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具就像破旧房屋上的“听诊器”。
“该系统可以检测毫米级的运动变化,甚至可以感知到大型卡车通过时引起的地面振动。”余志刚介绍,由于千寻位置提供了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功能以及阿里云的计算能力,该系统可以根据先前危险的“病历”快速判断房屋的“病态”建造。如果房屋的倾角或沉降超过一定的安全值,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以腾出宝贵的时间进行疏散和营救。
“通过高精度定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成为时空智能基础设施。”陈金培解释说,所谓的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可以为各种智能设备和应用场景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