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陈瑸觐见康熙的5次谈话
TUhjnbcbe - 2023/9/29 16:01:00

在中国历史上,说起清官,人们首先一定想起海瑞;而说到海瑞,人们又一定想起陈瑸。陈瑸(~年),字文焕,号眉川,海康县(今雷州市)附城镇南田村人。清康熙三十三年(年)中试进士。

清康熙三十九年(年),陈瑸到任福建古田知县前,古田县存在赋役轻重不均问题,百姓不安心,纷纷迁徙他乡。陈瑸到任后,即采取措施均平赋役,使百姓安心居住。

康熙四十一年(年)陈瑸调任台湾知县。当时的台湾经济落后,民众骁悍不驯。陈瑸一到台湾,就深入民间,明查暗访,询问百姓的疾苦,奖励耕织,发展经济。他放犯一事影响较大,宰相李安溪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上书向皇帝推荐。不久就提拔他到刑部做主事。

康熙四十八年(年),陈瑸当会试分校,所选取的人都有真才实学,朝廷又任用他做四川提学道。第二年,台湾再次发生民变,张巡抚认为陈瑸在台湾任知县的时候,清廉能干,老百姓非常爱戴他,便打破惯例,向朝廷推荐他当台厦道。他在奏章里特别强调:为四川省找一学*容易,为台厦道物色一个适当人选难。康熙看了,同意张巡抚的看法,下旨任用陈瑸为台湾厦门兵备道。台湾的闹事老百姓看见新来兵备道竟是当年清廉爱民的父母官陈瑸,纷纷卖掉兵器,买回耕牛,安心生活,不再闹事,动荡的局面终于安定下来。

康熙五十三年(年)十二月,陈瑸被提拔为湖南巡抚,他针对湖南的实际情况,实行禁酷刑,绝送礼,兴文教,饬武备,深入下层,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尽管任职时间不长,却把全省的事情办理得头头是道。

康熙五十四年(年)初秋,陈瑸正在召集幕僚,商议洞庭湖沿岸赈济问题时,接到到京陛见皇帝的圣旨。

当时,百姓缴纳的赋税银两是碎银,官吏把碎银熔成银锭,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损耗(时称“火耗”)都记在百姓身上,成为一些官员贪污的借口。火耗在顺治、康熙年间,朝廷屡禁不止,时间长了便成了默认,只要官员肯为朝廷办事,不要太过分就行了。

陈瑸作为封疆大吏,痛惜民苦,觉得火耗不但加重农民负担,又助长贪官污吏。便在进京前按程序给康熙上了折子,要求革除火耗规定。

康熙看到折子,心里很是生气,他认为陈瑸只不过是沽名钓誉、虚邀清名而已。在康熙眼中,出现过于*、张伯行等清官,但他们清廉是不可否认,但治国理*是缺乏策略的。

十二月,康熙在北京畅春园诏见陈瑸,从初一日接见,着初四、初六、初八两天一接见,加上辞别共五次谈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第一次陛见,臣是广东雷州府人

根据陈瑸留下《天语下问》一文所记载:第一次陛见,首先是康熙问话:“汝是哪里人?”“臣是广东人。”“汝是哪一府?”“臣是雷州府人,在与琼州府交界的地方。”然后是对陈瑸年龄、乡谈、身体状况等情况提问,陈瑸一一回答。

康熙接着问:“汝过海曾经遇过险吗?”陈瑸便把康熙四十三年进京出海时的两次差点丧命台海的经过说了出来。康熙问:“汝先世有做官人?”陈瑸奏道:“臣世为农家,无做过官的人。”问:“汝有几个儿子?”奏:“臣有两个儿子:一个中辛卯科举人,一个是邑诸生。”

陈瑸长子陈居隆,直到康熙五十六年才中进士,此时离陈瑸辞世只有一年了。那是因为陈瑸长年在外,陈居隆为了打理家,照顾家人。而次子陈居诚则精心投身学业,比哥哥早六年中举。

陈瑸从偏远的雷州半岛的一个务农世家,走向封彊大吏,培养出两个这样的儿子,确确实实是光宗耀祖、显赫乡里的。而且,又不是什么官二代、官三代,全凭一己之力。

第二次陛见,若取一二钱,即如取百千万,请皇上训旨遵行

前文说过,陈瑸在进京之前,就上奏了关于废除火耗的折子,这次陛见,康熙就针对这个问题问:“汝怎条奏加耗事情,是何年起的?当日赵申乔做巡抚,岂不禁加耗吗?”

赵申乔是江苏清代闻名全国的“三进士之家”(因文字狱问题牵连,在康熙四十一年被株连,最后康熙把他连同陈瑸等十人列入清官京师贤良祠),也是一位清官,在担巡抚时也下令禁止加耗。康熙此问意为赵申乔都禁止不了,你陈瑸有能奈干得了吗?

陈瑸迟疑了一会,奏:“臣到任后,见民间纷纷告状,皆称自前抚臣赵申乔去后,又渐渐加起耗了。臣所以冒昧请旨,重申一番,这是臣愚昧之处。”随后,两人又谈到福建等地的火耗问题。

康熙表明态变:“加耗原不是好,若禁绝了,恐怕州、县官又别生弊端……如果你们条议分毫不许,恐怕行不通。”陈瑸坚持自己的立场:“圣明洞鉴,……明明允许加一成火耗,便不止一成了。微臣的见识是,贪官不在多收少取,若取一二钱,即如百千万。却必一文不取,乃可谓清官。人之所以贪,是因为钱不够用,……如不铺张,即不致穷苦,虽一文不取,衣食已能充足。”

两人的谈话产生了分歧。康熙是为着他的王朝利益去考虑,他既想找到清官,又不希望清者多庸。在他心中,当朝那些清官,看重的是自己的私名,比如张伯行、于*、赵申乔等等,在同僚中因“清”而刻薄。所以,经过这两次见面,改变了对陈瑸的看法。

最后,康熙担心陈瑸过于看重“清”字,误了国事,所以再次开导陈瑸:“做清官不要钱,固是好,从古来亦是难得。自己清,也要替朝廷办些事才好……”

第三次陛见,康熙:汝本经是何经

初六日,康熙与陈瑸第三次在畅春园谈话。康熙问道:“台湾地方,到后来日久何如?”康熙所担心的是台湾将来会何去何从。这块孤悬海外的飞地,重洋阻隔,正可谓天高皇帝远。陈瑸向康熙奏报了台湾人民的民族风情、耕作种养等情况,然后指出:“全在地方得好官,文武和衷加意抚恤,数百年可保无事。”接下来,两人又谈到台湾粮食产量,地方大小,交通状况。

通过上面的谈话,康熙到觉陈瑸为人纯朴,做事不拘小节,能与民休息,所以在一问一答问不断认可与赞扬陈瑸。便问陈瑸是哪科进士,同榜情况,文笔如何?陈瑸都一一作了回答。跟着,康熙问:“读的是什么书?”陈瑸奏:“不过是寻常《四书》本经,近蒙皇上颁发的《性理》教天下士女学习,臣亦粗涉大概。”

接着,康熙要求陈瑸背诵《西铭》。在背的过程中,陈瑸也许是紧张或者已久离此书,有两次卡住,在康熙的提醒下总算背完。康熙又让陈瑸背诵《太极图》,陈瑸背到重要处时,康熙就打断来解释。面对只多自己两岁的康熙,陈瑸肃然起敬,佩服地说:“此皆圣学于《易经》精透,方晓得。”康熙问:“汝本经是何经?”

陈瑸奏道:“臣自少习《尚书》,《书经》内《洪范》一篇,即与河图相表里。”康熙满意地点头,问及《洪范》中的内容“如何叫九畴?从哪里来?”陈瑸便奏明,背诵所列的问题。《洪范》中有两个问题:畴如何配八*?如何叫五福庶征?陈瑸想了半晌没有回答上来,苦笑道:“圣训精微,臣作外吏日久,都荒疏了。”康熙笑道:“果然是荒疏了。”

这次谈了很长时间,康熙有些高兴也有些得意,他似乎有难倒面前这位同龄者的潜在动机。也许是陈瑸天性诚敏敦厚,已经认识到,作为臣子,不宜在圣上面前逞能,尤其不能不懂装懂。面对这位学贯古今的博学君主,陈瑸输给他,不丢人。

第四次陛见,康熙爱惜道:汝竟是苦修行的老僧一样!以后不必如此,做官应有做官的体面

隔了一天,初八早,康熙决定再与陈瑸进行第四次谈话。当天,陈瑸老早就在畅春园内宫御榻前跪候康熙。康熙一开始便表示:“汝请的训旨(指关于革除火耗的事),昨日都说过,汝照着行就是。做清官固是好、固是难得,但恐清而刻人,便不能相安。”接着,又举了张伯行等为例,清而自视太高,渐渐与其他人不和。然后,康熙强调:“天下人哪个不知陈瑸是个清官,恐汝清而刻了!”

面对康熙的耐心劝诫,陈瑸感觉到皇帝并不是真的喜欢清官,而是更喜欢能为朝廷办事的官,哪怕是有点脏的官。陈瑸奏道:“臣谨遵旨!”他听到上面康熙所举的人,仍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奏道:“做官清正,亦是自己守本分,与他人何干,清有何用!圣明洞鉴甚是。臣是做过小官的人,深知小官苦情,不敢刻薄待人……”

陈瑸坚守自己清洁品格,康熙心中有点疑:免除火耗,你怎么生活?遂问道:“汝做官带多少人口?”陈瑸答:“只带有一仆,共两人,妻室在家不能搬动。”康熙有点不相信,陈瑸作为朝廷封疆大吏,只带一个仆人!又问:“你儿子呢?”陈瑸奏道:“臣儿子不相见十多年了,因为无盘缠……”陈瑸接着把当年从台湾到福建上任,和这次来京的路费都是好友衢州总督送的,才能完成上任,才能来京的这些事奏给了康熙。

康熙听了陈瑸说手中无银子可用,觉得陈瑸表里如一,叹息良久,爱惜道:“汝竟是苦修的老僧一样!以后不必如此,做官应有官的体面,你稍加体会,便可明白。”康熙又问陈瑸:“汝晓得有哪个做官是好的,不要钱?说来!有十分声名不好的亦奏来!如实说,不必隐瞒……”

这次谈话中,陈瑸与康熙提及的文武官员共计22人,官职大到巡抚总督,小到道台总兵。对这些人,康熙分为四种情况考察陈瑸对他们的评价。第一种情况是朝野共知,知名度比较高的一类;第二种情况是康熙提到官员名字,让陈瑸去评价;第三种情况是让陈瑸举荐官员;第四种情况是康熙故意提出治理不好的地方,让陈瑸去评价当地官员。

从两人整体谈话来看:发问密集、回答迅速不容思考。陈瑸对康熙问及的官员,评价分为好、甚好及最好,评价的依据是官员是否得人心。这说明了陈瑸宅心仁厚、待人包容不刻薄。在谈及的22人中,陈瑸基本上都说好,而康熙提出异议的,也只一两个人而已。

两人经过四次谈话,康熙对陈瑸是十分满意的。康熙时期有很多清官,但都是清而刻簿,所以他担心陈瑸也一样。回到后宫,康熙依然感叹道:“朕亦见有清官,如伊者联实未见。即从古清官,亦未见有如伊者。”康熙作为一个独掌大清皇朝60年的老皇帝,一生俯视众官无数,也就只有给予陈瑸一人这样的评价了!

康熙沉思片刻,令太监准备好笔墨,把对陈瑸的赞扬与期望,临摹明朝董其昌的字法,一并写在一章七言律诗中:“留犊从来汉史传,建牙分阃赖官贤。宽和驭史当持法,休养安民务使全!岭南屏藩靖蜃气,关山保障息烽烟!迎年节近新春至,援笔枫宸饯别篇。”准备明日赐予陈瑸。

初九早上,大学士松柱进宫向康熙行罢礼。康熙对他说:“陈瑸是广东雷州人,极偏僻的地方出了个这样的好人,清正不势利,真是国之祥瑞。”

松柱出来给跪在众人中的陈瑸口传圣谕,对众人说了皇帝的话,陈瑸感动得涕零满面。松柱对陈瑸等众人问,有什么要向皇上禀报?陈瑸说,皇上所奖天语,无一字一句是臣当得起的、无一字一句是臣此生报得尽的。

松柱回去复命,不多时,又出来传达上谕:“陈瑸,汝平日做官很清廉,总不要人一文钱。今日天降大雪,很寒冷。汝的衣服单薄,朕赐汝貂皮褂一件。并赐汝饯行诗字一幅,汝可喜欢吗?”

陈瑸跪奏:“臣由道员蒙天恩超擢偏沅巡抚,半年以来有过无功,蒙皇上不加罪谴,又调任福建巡抚。天高地厚之恩,报答不尽。今又赐臣貂皮裘,使寒骨回温,犹如父母之爱恤儿子一般。御制诗字,臣迎归臣署,奉为至宝,臣心很爱。”

康熙皇帝听了松柱转达的陈瑸的话,大为高兴。又赐给陈瑸御制文集一套,有《渊鉴类函》、《佩文韵府》、《周易折中》、《朱子全书》等书,陈瑸在宫门跪领谢恩。

第五次接见,你家乡有雪吗?

九月十三日,康熙要去清河镇泡温泉,临行前传旨叫陈瑸离京前去上任。所以,这次接见是在清河镇。当天三更陈瑸就起床了,穿上皇帝刚赐的裘袍,赶到清河镇等候圣骂。

这天大雪飘飘,天刚蒙蒙亮,康熙的仪仗队慢慢走来,停在离陈瑸不远的地方。一个太监走近陈瑸传旨:“皇上来看你了,命你回去赴任!”刚说完,又来了一位太监口传问道:“几时到福建?”

陈瑸回奏:“四十余日可到。”那太监便复命而去。接着又有一个太监传旨:“汝往福建,达浦城走陆路,不必走水路,建宁一带河滩水甚险,记住!”陈瑸远远地望着康熙拜道:“臣记得,感蒙皇天恩垂念!”说完起身倒走几步,因雪厚地滑,竟然仰面摔倒。

一位太监飞身走来,把陈瑸扶起来说:“皇上命我扶你起来。”陈瑸顿感温暖,热泪直流,躬身拜谢。又有太监走近,传话问:“巡抚你见过几次这样的雪,在京城曾住过吗?”陈瑸一一回报。

陈瑸自康熙四十三年起,在京当部属时曾在京住过五年,这样的大雪见过几次。又有太监传旨问:“你家乡有雪吗?”雷州从来不下雪,雷州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雪。陈瑸如实回报。

陈宾到福建上任,上《恭谢天恩疏》感谢皇上,认为自己无以回报,“唯有洁已率属,爱民恤兵,宣扬圣主恩威,期边疆绥靖,以仰酬高厚于万一已耳。”

三年以后,陈瑸在福建巡抚任上积劳成疾,康熙多次赐鹿肉、人参,极表关怀。陈宾去世,康熙十分悲痛,说:“陈瑸好巡抚,甚为可惜!”接着就给陈宾封妻荫子,以皇帝的名义给陈瑸写《御祭文》和《御祭碑文》,赐陈瑸谥号“清端”,赠礼部尚书。

参考资料:《康熙起居注》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瑸觐见康熙的5次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