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东第三个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湛江崛起 [复制链接]

1#

十年前,在广东腾笼换鸟和双转移的战略下,湛江开始在全省引人注目;

六年前,广东再次喊出“湛江崛起”的口号时,寄语它重温邓小平当年“北有青岛、南有湛江”的勉励,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振兴发展龙头。

不过,这两次全省对湛江的支持均以重大产业项目“输血”为主,对于制约其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交通短板,则谈及甚少。

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就很难汇聚至这个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极点,湛江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始终难以壮大。

从这个角度说,年省委省政府将湛江定位为省域副中心之后,对其进行了海陆空铁全方位立体化交通大提升,才真正给了这座城市最需要的东西。

现在的湛江,已经成为全省除了广深之外,第三个被定位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城市。全市将打造综合交通体系作为首要任务。

而立体化交通网络也描绘了湛江的未来:

它将拥有全省珠三角地区之外唯一的4E级机场,具备起降宽体飞机、直航欧美的能力;

它还将拥有全省唯一可直接靠泊40万吨级船舶的码头;在建徐闻港区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和霞海港区国际邮轮码头,将让湛江的海运服务能力推至新高度;

五条高铁将让它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和海南自贸区一小时生活圈。

在建的高快速公路网络将像毛细血管直通湛江下属所有区县,让全市丰富的土地空间和全国最长的海岸线真正发挥作用。

上述交通能级的提升后,湛江一直以来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辐射大西南、扼守南海航运大通道的区位战略价值将彻底释放和变现。

高铁

五龙入湛

联通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

年7月1日,对于湛江人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深湛高铁江湛段即江湛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将广州至茂名、湛江最快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53分、7小时56分,分别压缩至2小时27分、2小时59分。

“D”和“G”字头的动车组沿着铁路干线一路西行,湛江不通高铁的历史从此作古。这标志着,湛江将更加便捷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

而在此之前,据一名在深圳工作的湛江人介绍,以往节假日返乡,从深圳到湛江最为便捷的方式是汽车,这意味着他至少要在大巴上度过6个小时,如果遇上不良路况,这一时间甚至会延长至10个小时。

高铁开通的当天,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表示,深湛高铁江湛段开通后,湛江将快速融入珠三角经济圈,进一步凸显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区两大国家战略实施中的关键节点作用,进一步提升在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由此掀开湛江高质量发展崭新的一页。与此同时,湛江人民将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的出行服务。

而这只是湛江大力发展交通的开端。年7月,《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获正式批复,继广州、深圳之后,湛江成为广东省第三个获批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城市。

根据规划,未来将有包括深湛、广湛、湛海、合湛和张海等五条高铁汇聚湛江、进入城区,把湛江与国家高铁网络连接在一起。这五条规划的高铁线路从五个方向进入湛江,形成一朵美妙的莲花状,坊间将其称之为“五龙入湛”。

值得一提的是,总图规划显示,湛江5条高铁将汇集到一个点——湛江北站。本次总图规划不同以往,而是将高铁引入中心城区,在中心城区设站,此举不仅便利市民出行,更有利于提升老城区的区位价值,促进商务、产业、资金、人才等要素迅速集聚,带动市域经济发展。预计年将形成快速通达珠三角和北部湾城市群的“1—3小时”交通圈、快速辐射泛珠的“3—4小时”交通圈。

高铁的快速规划和建设让湛江旅游业、物流、酒店餐饮等行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数据显示,年—年湛江旅游人均消费同比增长30.6%;华侨城集团、招商局、华强方特等龙头旅游企业纷纷与湛江签约投资。

湛江市投资促进局有关人士透露,湛江在对外路演过程中会着重推介湛江投资营商环境及湛江良好的区位优势。“企业落户比较在意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区位优势等,如果比较成本低且城市发展潜力大,那么企业就会过来。这么多大企业纷纷入驻湛江,这也是近些年湛江大力补齐交通短板成效的有力例证。”

公路

多个高快速公路项目

打造湛江全域旅游网

除了“五龙入湛”的高铁格局,在高速公路网络上,一张由高速、快速和旅游公路组成的不同等级和不同功能的公路网络正在覆盖湛江内外的多个区域。

湛江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湛江机场高速、南宁至湛江高速、东雷高速西延线、雷州半岛西线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新增纳入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成为省新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新增项目里程最多地市。

而在项目实施方面,目前湛江正在加快开工建设沈海高速茂湛段扩建工程,加快建成汕湛高速吴川支线,争取汕湛高速吴川支线东延至阳江,提升对接大湾区的高速公路通道能力。

在连接广西方面,湛江也在加快建成玉湛高速,开工建设南宁至湛江高速,完善连接广西北部湾的高速公路通道。

此外,湛江还在加快建设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玉湛高速雷州支线,规划建设南三岛至东海岛海底隧道、雷州半岛西部高速、东雷高速西延线、湛徐高速乌石支线和调风支线,推动构建雷州半岛鱼骨状高速公路网。

目前,湛江还在加快推进通达大湾区、串联湛江所有县市区、环绕雷州半岛的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湛江段前期工作,加快打造全省里程最长、富有湛江特色,对接广西、连通海南的滨海旅游交通大走廊,未来珠三角和周边城市的市民将可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享受湛江全域优美的旅游资源。

机场

湛江新机场将直航欧美

年旅客量达千万

年刚刚动工的湛江新机场是湛江立体化交通网络的重要一环,它被规划为粤西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核心,未来将极大提升粤西地区迅捷通达全国、连通世界的能力。

现在的湛江机场位于湛江市霞山西郊,原称西厅机场,距湛江市中心5公里。随着湛江城市及机场自身的发展,二者之间在使用发展资源方面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空域资源受制约因素也越来越多,使得湛江机场运行和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发展空间所受限制非常大。

新机场将从目前的霞山西郊转移到吴川市境内,机场北靠G15高速、南靠茂湛铁路,距湛江市中心直线距离32公里,距茂名市中心直线距离38公里。迁建后,城市和机场之间相互制约的情况将彻底改变,一方面可释放湛江市的城市发展潜能,另一方面也可为湛江机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湛江新机场定位为国内干线机场,机场工程飞行区等级为4E,是全省除了珠三角地区之外唯一4E机场,未来将具备起降波音、空客等宽体飞机、直航欧美的能力。

迁建后,湛江机场的国内重点航线和国际航线将会得到快速增长,航线网络进一步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东北亚地区,努力拓展欧美航线,机场吞吐量有望大幅提升。

目前的湛江机场是支线机场,到年将力争实现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以上的目标。通航城市45个,航线网络基本覆盖全国。湛江航空口岸对外航开放,国际和地区客流量争取超过15万人次。

等新机场启用之后,湛江机场争取建设成为一流的干线机场,预测湛江新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迈入千万级机场行列。届时,湛江机场将引进1到2家基地航空公司,通航城市超过60个,国内航线网络辐射全国大中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国际和地区航线从东南亚地区向东北亚扩展。

未来的湛江机场要建设成面向东盟的重要国际客运中转中心,到年国际和地区客流量力争达到25万人次。

港口

全省第三大港

全球最大客滚轮渡码头

湛江港是广东除广深之外的第三大港。数据显示,年湛江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亿吨,创历史新高。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深水海港,也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湛江港自年开港以来,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一带一路”战略支点港口、西南沿海港口群的主体港、中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通道和中国南方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货的主要流通中心,是华南沿海地区通航条件和原油、铁矿石接卸条件最好的港口。

值得一提的是,年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并于年9月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全省唯一可通行40万吨级船舶的港口。

在现有的湛江港之外,年以来湛江又陆续开工了国际邮轮城项目和徐闻港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继续大力发展海运。

琼州海峡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被誉为“黄金水道”,最窄处仅有20公里,连通海南、广东两省,畅通琼州海峡对琼粤两省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年初,徐闻港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正式动工,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上3层,主要用于旅客候船、港口综合管理等用途。该工程是目前全球最大客滚轮渡码头的主体工程。

这座交通枢纽中心有一座雄伟的航站大楼,大楼正对海口方向形状如一只飞翔的海鸥,大楼中间玻璃幕墙则是圆月形状,华灯初上时,候船厅玻璃幕墙透出璀璨的灯光,建筑在水中的倒影,呈现出“海上生明月”的意境。建筑与海洋有机融合,既能让旅客感受其美好意境,还能体会琼粤“天涯若比邻”的深厚情谊。

作为对接海南的桥头堡,徐闻港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的设计年吞吐能力为车辆万辆次、旅客万人次,总投资约为11.99亿元,未来将建设16个吨级客货滚装泊位和1个吨级危险专用滚装泊位,配套建设防波堤、航道、危险品检测站、综合交通枢纽、车辆待渡场、恶劣天气停车场、综合服务区等配套设施。

等它建成后,通行琼州海峡航运时间也将从目前的2到3个小时缩短至1个小时,不仅节省航运成本而且大大提高通行效率,等未来湛海高速建成后还将在此设立一个换乘站,彻底实现海铁联运。

此外,年湛江国际邮轮港综合体的开工,标志着湛江从此走进邮轮经济时代。

这个由招商局集团建设的项目位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以东、广州湾大道以西,计划建成集大型邮轮码头、航站楼、主题公寓、商业中心及高端品牌商城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发展邮轮旅游、高端商贸两大主导产业。其中邮轮码头项目总投资7.84亿元,设计年旅客通过能力50万人次,预计年建成试运营。

01:10

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

策划:黄海珊

统筹:魏凯邹琳黄海珊

采写:南都记者魏凯刘晨王鹏钧

摄影:南都记者霍健斌(除署名外)

视频拍摄:南都短视频事业部

南都记者吴璇程洋见习记者周斐亦有贡献

编辑:黄海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