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寿光籍开国大校,写自传体日记记录戎马倥偬 [复制链接]

1#

日前,寿光籍开国大校孙寅东自传体日记《孙寅东日记》出版,分上下两册,共计75万余字,全书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了孙寅东老人辉煌传奇的一生。

孙寅东,年生,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前王村人,毕业于益都师范。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八支队组织部干事、指导员、营副教导员,山东纵队鲁中军区一团二营教导员、七团政治处主任。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军后勤部政治委员、四十军干部部长等职,年10月被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自由独立二级勋章,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年12月任吉林省军区干部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年7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年逝世,享年88岁。

“从年夏天山东益都师范学校毕业后到第十小学教书开始,我就有了写日记的习惯。年10月1日,部队在湖南渡湘江的时候,由于船小风浪大,我的军马和行李全都掉到江里。后来军马找回来了,但我记载了十三年的日记和一些珍贵照片,都随湘江东流而去了。(从)年冬入朝作战(开始),我重新开始写日记。因此,现在整理过去八十年的日记,就增加了许多困难,要多花费些时间。从年至抗美援朝以前的这一段日记,是根据历年工作笔记和回忆写成的。”书中,孙寅东如此写道。年9月,孙寅东着手整理所写日记,过程虽枯燥繁琐,但老人锲而不舍,认真整理着每一篇日记,细心书写着每一个文字。

对家乡寿光,孙寅东始终有着深厚的感情,多次回家乡探亲,点赞家乡发展。年,孙寅东去世后,他的子孙遵循老人遗愿,继续整理老人所写日记,历经多次修改、编辑,最终《孙寅东日记》(上下两册)面世。

本书以孙寅东的日记与回忆为素材编辑而成,分十个篇章,从孙寅东青少年时代至离职休养后的十八年,时间跨度自年至年,记述了家事和国事,讲述了战争与和平。在他的笔下,可以感受到一种坚强不屈、奋起抗争的精神力量。

《孙寅东日记》节选

开赴东北,迎接更艰巨更光荣的历史使命

(节选自第五章第一部分)

年5月15日,我第四十军奉命返航雷州半岛,部队进行北上任务的动员。

6月7日,部队开进广州,第四十军以“渡海先锋营”为先导,编成了凯旋先遣队,沿途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7月8日,我第四十军奉野司的命令,由广州乘军用列车北上,到中原地区(洛阳一带)执行整训和生产任务。途中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美帝国主义入侵了朝鲜,朝鲜战争已经爆发。军列行驶至武汉的途中,部队奉命转到东北等待执行新的任务。

7月26日,我第四十军到达祖国东北的国防前线——安东市(即现在的丹东市),准备迎接更艰巨更光荣的历史使命。

10月20日17时,我第四十军的全体指战员,由安东跨过了鸭绿江大桥,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朝鲜战场。

经过五天的急行军,部队到达朝鲜新苍以东七八里的新祥村。

两天后,部队又经三山洞进至大洞金矿。

入朝第一次战役

(节选自第五章第一部分)

时间:年10月25日—11月5日

第四十军进驻于九龙江至校官里地区,主要任务是制止敌军向北进犯。

10月25日拂晓,敌伪一师的先头部队以坦克14辆、自行火炮1部、后随摩托化步兵成一路行军,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向北挺进。

7时许,敌军进入了我团的阻击地域,我部立即向敌军开火,打响了我第四十军出国作战的第一枪。敌军在我军炮火的猛烈打击下,企图抢占我南山阵地的有利地形,守卫在南山阵地的团三连指战员进行了英勇反击,连续打退了敌军的多次进攻。

三班长石宝山在子弹已经打尽、阵地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高呼着“为了祖国守住阵地”这气壮山河的口号,毅然拿起两根爆破筒,纵身一跃扑向敌群,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与二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此时此刻,在我军的阵地上,在一片“为石宝山同志报仇”的怒吼声中,所有指战员都拿起了刺刀,举起了石头,顽强地击退了敌军对我阵地的八次进攻,始终坚守在南山的阵地上。

11月8日晚,我带领二梯队(军部直属队)进驻富洞,与一、二两个梯队胜利会师。

我第四十军入朝作战首战告捷,取得了歼灭敌军近五千人的重大胜利。

责编:圈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