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徐阶权斗严嵩投入黑暗,战胜黑暗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药 http://m.39.net/pf/a_4440899.html

自嘉靖以来,大明朝的内阁首辅,似乎陷入了一个被诅咒的怪圈,没有几人能功成身退的。

拿嘉靖朝首辅来说吧,惨一点的,如夏言,被腰斩弃市;如严嵩,儿子被杀家也被抄了,最后饿死街头。好一点的杨廷和、杨一清、翟銮等人也是以非正常的方式被撸掉。

徐阶认为自己能功成身退。

作为嘉靖朝的最后一任首辅,徐阶成功过渡到了隆庆朝。隆庆二年(年)致仕,明穆宗虽然烦他,但还是给予了非常优厚的退休待遇,“驰驿遣行人护送以归,有司岁给人夫八名,月给廪米六石”。

没想到仅一年后徐阶也陷入了这个“诅咒怪圈”。

子弟不肖横行乡里,状告徐家的诉状“諜如山积”。侵占、兼并民田甚多,徐家可以说是富贵以极,“是时吴中贵人无逾华亭相(徐阶)”。

古来难保是晚节。徐阶算是晚节不保了,朝中官员甚至有人骂他为“权奸”。这个词,骂的很重!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曾经,徐阶也是个好人。

01、

“吾郡自嘉、隆以来,簪缨莫如徐氏”

清初文人叶梦珠在《阅世编》一书中曾记载:自明代嘉靖、隆庆朝以来,松江府最显赫的世家望族,莫过于徐氏。

《阅世编》记载的徐氏,就是徐阶家族。但是当时的徐氏家族可没有给徐阶提供太多的助力,恰恰相反,是徐阶光耀了家族。

徐阶像,图侵删

徐氏世居松江,自高祖徐德成以来,祖辈都是靠务农为生,日子过的相当清贫。到了祖父徐礼这一辈,穷的更是饭都吃不上了,就入赘了当地条件较好的黄氏。

为了改变家族的命运,徐阶的祖父徐礼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砸锅卖铁也要培养儿子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徐礼很幸运,儿子很争气。旁人几代人都未必能做到的事,他一代人就完成了。徐礼四子,长子徐黼[fǔ]中了举人,四子徐旒[liú]中了进士。徐家从此踏进官场。

徐黼就是徐阶的父亲。徐父中举后,没能在科举路上更进一步。弘治十四年(年)在吏部轮候,补了一个浙江宣平县丞。

正德三年(年),徐父又改任江西于都县丞,携带五岁的徐阶赴任。途径括苍山时,徐阶不慎失足掉下山岭,竟然挂在岭下的树枝之上。徐父庆幸之余,断言此子“大难不死,必当大贵”。

徐父自知仕途无法寸进,跟老爹一样,也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自徐阶出生以来,一直被带在身边教授学业。

徐父也用实际行动教导着徐阶:读书不做好人,即不如不读。县丞虽是微末的佐贰官,徐父两任县丞,都是政绩斐然,两县的百姓也都为他立祠纪念。父亲的为官清廉,施政惠民,对徐阶的影响颇深。

当然,对徐阶影响最深的人当属—聂豹。

聂豹师从王阳明(自诩),是王门“江右学派”的代表人物。而“江右学派”又被誉为阳明学正统。简而概之,这是个不凡的人物。

聂豹在徐阶15岁时,在松江华亭当县令。徐阶年少成名,名满吴中,二人亦师亦友。聂豹教授了徐阶之前从未学过的知识—“阳明学”。未来的徐阶为官实干、不空谈,可以说是深受“阳明学”、聂豹的影响。

聂豹像,图侵删

淳朴深厚的家学,名师的指导,再加上天赋的加持。徐阶科举之路一路顺畅,成绩相当亮眼,为嘉靖二年(年)癸未科探花,也就是全国第三。按照惯例,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这一年徐阶21岁。

翰林院的工作都是闲职,却是大明朝最有前途的的部门,没有之一。自明英宗以来,明朝官场就有着“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徐阶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然而,徐阶即将大展宏图之时,家乡却传来了父亲徐黼过世的噩耗。徐阶事父至孝,回乡守制。

离开官场三年,对于徐阶来说其实未必是件坏事,反而是冥冥之中躲过了一场官场动荡。

新即位的明世宗以藩王入继大统。按照群臣的意思,世宗要以嗣子身份尊伯父明孝宗为父,自己的生父只能叫叔叔。世宗虽然年幼,却也不是唯唯诺诺的庸主。

当个皇帝,亲爹还给弄没了?别的皇帝或许会妥协,世宗坚决不干,“大礼议之争”就此引发。

而这三年正是“大礼议之争”最炽热的三年,无数清流直臣被谪戍,甚至丢了卿卿性命。倘若不是守制,以徐阶这种初入官场的愣头青,必定会卷入其中。

明世宗像,图侵删

可是,徐阶命里似乎注定有一场厄运。躲过了“争爹”,却没能过躲过“争孔”。

02、

嘉靖九年(年),“争爹”胜利的世宗,又开始“争孔”。实际上“争孔”是“大礼议”的延伸。

世宗认为,应该降低孔子的待遇,去除王号(文宣王),缩减祭祀礼仪。同时另外建祠祭祀叔梁纥、曾皙等人,位于孔庙两庑。

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曾皙是曾子的父亲。世宗是想提高这些“先圣”父亲的地位,宣扬父子有序,人伦纲常。乍一看没毛病,可世宗的真实意图是想以此巩固“大礼议”的合法性。

世宗的阴谋,首辅张璁心领神会,带头打前锋,率先上疏提议。诏下礼部、翰林院商议。大明朝堂再次炸锅,群臣上疏抗争。徐阶也是其中之一,他坚决反对,与张璁“抗辩不屈”。

张璁如杨廷和、张居正等人一样,都是能臣干吏,但绝不是忠良纯臣,他们也打击政敌、排除异己。而且张璁还兼任翰林院学士,是翰林院的一把手,得罪顶头上司的结果可想而知。

徐阶被贬为福建延平府推官。

张璁像,图侵删

从前途光明的翰林院编修,贬为地方官吏;从繁华的京师,去往山陬海噬的闽北。同僚们为他鸣不平,徐阶却淡然上任,对他们说:“宦大小非王臣耶?”。

到任延平,徐阶的耳边响起幼年时父亲的教导:读书不做好人,即不如不读。

哪里做人不是做人,哪里做官不是做官!他要做个好人,做个好官!

徐阶恪守本职,平反冤案数百起,释放受冤百姓00余人;惩戒侵吞钱粮的豪民猾吏,积极打击延平境内的匪盗;摧毁淫祀,广办学社,教化乡民。

但是也仅此而已,徐阶做的越多,越心生无力之感。

延平府位于武夷山脉北段,与浙、赣交界,山脉交界之地极易滋生匪盗。而且山多田少赋役重,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貌,百姓过的极为艰辛。以他正七品推官的职务,实在无法改变延平府的现状。

至此,徐阶开始懊悔自己“以狂愚见斥于朝”。

不是因发配穷乡之地而懊悔。而是懊悔为了争那些“虚无的礼仪”,放弃了大有作为的机会。他原本可以爬的越高,做的也可以更多。

徐阶“升华”了,也圆滑了。

嘉靖十八年(年),徐阶开始否极泰来。这时张璁早已故去,徐阶回到了阔别九年的京师。

这一年,世宗次子朱载壡[ruǐ]被立为太子,世宗下诏首辅夏言组建东宫班底。夏言欣赏时任江西按察副使(正四品)的徐阶,调他入京任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

夏言像,图侵删

之后的短短十年间,徐阶陆续升迁为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兼任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迁调礼部尚书时,这一年徐阶不过47岁。

不过,这升迁的过程有点不光彩。自“壬寅宫变”(年)后,世宗移居西苑,一心致力于修道事业。朝臣为逢迎皇帝,争相上贡祥瑞、撰写青词。而徐阶正是靠写的一手好青词而受到世宗的赏识。

不同的是,徐阶努力往上爬是为了干实事。正如明末思想家李贽总结徐阶的为政思想一样:“然独不事口耳,而以躬行为实际,以经济为真铨”。

在吏部时。因吏部是六部之首,掌官员任免、升迁、考核,所以吏部衙门向来是络绎不绝。吏部官员自恃权威,往往是三言两语打发前来拜见的人。徐阶不这么干,他折节下士,推荐了宋景、张岳、王道、欧阳德等名臣。同时整顿吏治,淘汰了大批冗员。

在翰林院时。徐阶首重庶吉士的处理政务能力,发掘培养了一批经国治世之才,如张居正、杨继盛等人。

0、

随着一步步高升,徐阶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朝堂政治斗争当中。

当时的朝堂,主要是围绕夏言与严嵩的争斗。嘉靖二十七年(年),夏言因“河套之议”被腰斩弃世,意味着严嵩获得了胜利。

严嵩剧照,图侵删

夏言一死,徐阶便成了严嵩的第一打击对象。

因为夏言对徐阶有提携之恩,二人情如师徒。最重要的是,世宗对徐阶颇为宠信。本来徐阶要迁调吏部尚书的,因为青词写的太好了,世宗竟然舍不得放人,坚持要他留任礼部尚书。

这如何能让严嵩不恐惧?

徐阶自知不是严嵩的对手,面对恩师夏言的冤死,选择了明哲保身、暗中蛰伏待发。

可严嵩怎么可能就此放过徐阶。他如同一条毒蛇,在等待着徐阶漏出破绽,给予致命一击。

很快,徐阶便漏出了破绽。

嘉靖二十八年(年),皇太子朱载壡骤然薨逝。筹办完太子的丧仪后,徐阶办了件世宗的忌讳事情—上疏请求册立裕王(明穆宗)为太子。礼部尚书请求册立太子,是分内的事,按说没毛病。

可徐阶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世宗偏信方士陶仲文的“二龙不相见”的预言。太子本来已经十年未见,世宗刚给太子加冠礼,太子就突然薨逝。这让世宗更加确信无疑了。如今你徐阶三番两次请求册立太子,是想咒朕死,还是想咒朕的儿子死?

因册立太子一事,世宗对徐阶颇为不满。而不久后,他又犯了第二个错误。

世宗想把薨逝的方皇后祔入太庙,方皇后在“壬寅宫变”时救了世宗一命,所以世宗很在意。可徐阶却以礼制“女后无先入庙者”,婉拒了世宗。世宗龙颜大怒,臭骂了徐阶一顿,把他打发去邯郸“吕仙洞”斋醮祈福。

明世宗剧照,图侵删

其实从世宗还肯委任徐阶去祈福,证明世宗还是念旧情的。可徐阶却被接连两次批斗给乱了心境,怏怏不乐,不愿前往。

严嵩趁机出手了,他在背后捅了徐阶一刀,在世宗面前进谗言,称徐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

严嵩虽然没能一举铲除徐阶,可世宗从此对徐阶的信任一落千丈。

徐阶痛定思痛,很快找到了其中的门道,他总结了一个道理:只有投入黑暗,才能战胜黑暗。

为了重新博回世宗的信任,徐阶开始了无底线的迎合世宗。先是惶恐的承认了错误,利索的办了世宗要办的事。又刻苦的练习撰写青词,经常密奏世宗讨论斋醮、炼丹心得。

徐阶很上道,世宗很高兴,史称“帝怒渐解”。终于,在嘉靖三十一年(年),徐阶加少保衔,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此时的徐阶在世宗心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还远远不足,严嵩这座大山不是目前的他所能撼动的。

为此,徐阶选择隐忍,纡尊降贵于严嵩。内阁一切事宜以严嵩马首是瞻,严嵩同意他同意,严嵩反对他反对。俨然就是严嵩门下一走狗。

这还不够,嘉靖三十一年(年)东南倭乱时,倭寇进犯松江,徐阶以躲避倭寇为由,迁籍江西,在南昌购置房产,成为严嵩的老乡兼邻居。之后又痛下血本,与严嵩的儿子严世藩联姻。(史载:附籍、结姻以固其好)

徐阶不要脸的行径,被人痛斥,包括他的弟子门人。如杨继盛,在嘉靖三十四年(年),上了那道彪炳史册的奏疏——《请诛贼臣疏》,里面历数严嵩“十大罪五大奸”。顺带骂了一通徐阶,“每事依违,不敢持正,不可不谓之负国”。

严嵩不是杨继盛,他不会轻易地相信徐阶,最起码短时间内并没有放松对徐阶的警惕。因为当年他就是靠着这一手忽悠瘸了夏言。

可是,徐阶太能忍、太谨慎了,对他太恭敬了,伸手不打笑脸人不是,以至于严嵩这么多年再也没有找到对徐阶下手的借口。

徐阶剧照,图侵删

嘉靖三十七年(年),严嵩终于等到了一个契机。

这一年,言官吴时来、董传策、张翀同日上疏弹劾严嵩父子。严嵩在惊惧之余,却也找到了打击徐阶的突破口。因为吴时来、董传策是徐阶的门生,张翀是徐阶的同乡。

三人同时上疏,是不是有预谋的?是不是结党?是不是有幕后黑手?是谁?是徐阶!不是也得是!

严嵩上奏三人的结党行为,请求彻查,揪出幕后主使。三人被下诏狱,百般拷打,诱导他们构陷徐阶。三人不从,反而厉声斥责严嵩:这是太祖高皇帝的在天之灵教我说的。

三个后生是过了嘴瘾,可徐阶却被害惨了。虽然没能把徐阶拉下马,严嵩时刻死盯着他,内阁的政事也不让他过问。徐阶被迫称病居家修养,关门谢客。

徐阶的再次示弱,严嵩才稍微放松了警惕。

04、

三年后,嘉靖四十年(年),一边倒的形势发生了倾斜。

徐阶蛰伏九年,只是一心忠勤王事,如同当年的严嵩一样,勤勤恳恳,天天在皇帝面前晃荡。时间一长,世宗不禁感慨:这是一个好员工。对徐阶的信任与日俱增,已经不亚于严嵩。

反观严嵩这边,早已耄耋之年,做事力不从心。父子二人把持朝政,吃相难看,天下人“事之如鬼如魊”,朝中弹劾的二人的声浪也日渐高涨。世宗心中也不免犯了嘀咕,对严嵩的信任产生了动摇。

这年十一月,世宗居住的西苑万寿宫发生火灾,被迫移居玉熙宫。

玉熙宫,图侵删

可玉熙宫狭窄,根本无法满足世宗一系列的修道活动。群臣趁机上疏移居大内视朝理政,世宗不肯,移居南苑本就是为了方便修道炼丹,哪能在回去。可也不能老让皇帝委屈住在狭窄的玉熙宫不是。

本着为君父解忧,世宗两大宠臣各自给出了方案。严嵩是真的老了,他建议把南宫修缮一下移居南宫,南宫是当年老祖宗明英宗被幽禁的地方。徐阶建议利用当年修建三大殿的余料,重新修建一座宫殿。

两相比较,明显徐阶的建议更加靠谱,南宫在大在好,毕竟曾经关押过一位皇帝不是。世宗对徐阶很满意,对严嵩的反应则是“大不乐”。这应该是严嵩受宠多年以来,世宗第一次这么对他。

这还不算完,次月,吏部尚书吴鹏被弹劾罢免。不久后,欧阳必进为吏部尚书,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勒令致仕了。

而吴鹏是严嵩的党羽,欧阳必进是严嵩之子严世藩的小舅子。

种种迹象都表明,严嵩不受宠了,大限将至了。是时候发动反攻了!

嘉靖四十一年(年),徐阶找到了一个推翻严嵩下台的人——蓝道行。

明世宗这人,一辈子刚愎自用,猜疑心颇重。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人、什么事能让世宗绝对信任的话,那一定是关于修道的人和事。

蓝道行是山东民间非常有名望的道士,绝对是明世宗想要的“人才”。徐阶把蓝道行推荐给明世宗,“道友”相见,分外投缘,蓝道行很快便获得了宠信。

其实,蓝道行还有另外一层隐秘的身份,他还推崇“阳明学”。而徐阶可以说是“阳明学”的第三代传人,与聂豹、欧阳德、何心隐等“阳明学大佬”都是关系匪浅。

于是,在二人的策划下,一场针对严嵩的阴谋就此展开。

蓝道行利用与明世宗切磋“修道”的机会,时不时有意无意的向明世宗透露严嵩父子祸国殃民的事儿。一次两次,世宗不以为意,可架不住天天吹“耳边风”。

最离奇的一次是,二人正在做法事,蓝道行突然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今日有奸臣奏事”,不巧严嵩来了。世宗顿时产生了“去嵩意”。

道教斋蘸仪式,图侵删

趁世宗有罢黜严嵩的意向,徐阶趁热打铁,指挥手下言官上疏弹劾严嵩之子严世藩。

徐阶以为,严嵩之所以屹立二十年不倒,全是因为严世藩之故。别看严世藩只是工部侍郎,但是工于心计,深谙权谋之术,揣测帝心颇有一套。夏言、王纾、杨继盛等名臣的身死,都是严世藩的杰作。

最重要的是,世宗对于严世藩并没有感情,而且早就风闻了严世藩卖官鬻爵、贪赃枉法、荒淫不孝等诸多罪行。

果然,仅是一道弹劾严世藩的奏疏,明世宗就毫不留情的将严世藩发配广东雷州。严嵩也因为教子无方被勒令致仕。

严嵩去朝,并不是最后的胜利。世宗为人反复,夏言就曾经三进三出内阁。严嵩陪伴世宗三十多年,极有可能再次起复。

严嵩也是这么想的,只要我还在,就有机会翻身。所以严嵩致仕后,并没有前往江西老家,一直寓居京师。有事没事进贡一点祥瑞、道教秘法,试图唤醒世宗多年的君臣情义。世宗也确实有所松动,时常赏赐在京的严嵩。

严嵩这边有条不紊的在进行,没想到严世藩却在作大死。

原本应该发配雷州的严世藩,竟然出现在了江西袁州老家。而且不改往日跋扈,带着一帮小弟在袁州鱼肉百姓,巧取豪夺,无所不为。

徐阶正愁没有突破口彻底整垮严嵩,机会来了。

严世藩有一个小弟叫罗龙文,也是个逃犯。而罗龙文有一帮小弟是昔年“东南倭乱”跟倭寇勾结的海寇,人数据说多达多人。

“东南倭乱”席卷东南数省十几年,是世宗的心头大恨,你严世藩竟然勾结海寇?建立多人私人武装?想干啥?

嘉靖四十三年(年),在徐阶的授意下,江西巡按御史林润举报了严世藩。世宗怒不可遏,将严世藩斩首弃世,严家抄家发配。世宗到底对严嵩念着旧情,放其一条生路。

直到隆庆元年(),大明第一奸臣严嵩,死于饥寒交迫之中。死时无棺木裹身,更无人吊唁。

05、

严嵩倒台了,徐阶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嘉靖四十一年,严嵩致仕后,徐阶就接替严嵩担任了内阁首辅。在接替首辅后,徐阶就在内阁挂了三个横幅: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

可见徐阶位极人臣后,还是有拨乱反正之雄心。

他释放了一大批被严嵩罢黜的官员。重用礼部尚书严讷整顿吏治,以谭纶、戚继光镇守蓟辽。力所能及的劝解世宗远离金石丹药,驱逐方士胡大顺、熊显。

最难得可贵的是,徐阶身居高位不为权利所诱惑。他主动推荐袁讳、高拱、张居正等人入阁。并且把票拟之权分给次辅,世宗都大感诧异,徐阶是真正做到了“以政务还诸司”。

明穆宗即位后,徐阶声望益高,终究做了一个独断专行“权相”。徐阶对于明穆宗的任何琐事,都持反对意见。穆宗想谒陵他反对,穆宗想巡幸南海子(皇家林苑)他反对。以至于朝中“天下惟知有阶,不知有陛下”。

明穆宗剧照,图侵删

皇帝对他又爱又恨,徐阶心里清楚,他很识趣。终于在某次言官弹劾之后,借坡下驴引咎辞职。穆宗极力挽留,但当看到如此多的官员上疏挽留他时,为了稳固皇权,穆宗终究同意了。

隆庆二年(年)六月,徐阶致仕。

《明史》对于徐阶有个评价“间有委蛇,亦不失大节”。不失大节,那小节呢?

关于徐阶的“小节”的问题,从海瑞对徐阶的态度转变上可以看出一般。

海瑞对于徐阶,俨然是以半个门生自居。在徐阶致仕时,海瑞写信挽留,信中称“忽闻尊公致仕,有旨,不觉骇叹”。可见海瑞对于徐阶的致仕非常的惋惜。

可到了隆庆三年(年)六月,海瑞出任苏松巡抚治理水患时,目睹了徐家在松江的所作所为。愤慨不已的海瑞,写信徐阶“至松江日满颌教益,惟公相爱无异畴也,殊感,殊感。”字里行间尽是阴阳怪气,可见海瑞是彻底信仰崩塌了。

徐阶家族到底做了啥?让海瑞对徐阶的转变如此之大。

一是子弟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状告徐家的诉状堆积如山,当地官员惧于徐家的权势“惴惴奉行”。极大了扰乱的地方安定。

二是巧取豪夺、兼并了大量土地,数量多达18万亩。手下佃户不下万人,岁租银多两,每年进米多石,奴仆数千人。

朝廷对于这种“小节”终是未作深究,只是下令退田一半,奴仆留数百。可谁又能知道,这种“小节”是建立在松江无数百姓的痛苦之上。

万历十一年(年),徐阶逝世于松江府邸,年八十一。

回顾徐阶一生,忍辱负重委身于严嵩,位极人臣后也曾力所能及的更弦改辙、拨乱反正。但是也仅此而已,他终究不是张居正式的改革家,也没有这样的政治远见。考虑到嘉靖朝的混乱朝局,徐阶对于嘉、隆时期的匡救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引用明人沈德符的评价:

宰相以功名著者,自嘉靖默念,至万历初年,无过华亭(徐阶)、江陵(张居正)二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